相關新聞

【西口研食社創始人】劉甜恬 特色食材 研發在地甜點

劉甜恬站在快要收穫的穀子地裡。圖/新華社

劉甜恬為來村裡參觀並進行小米酥製作體驗的客人講解製作流程。圖/新華社

劉甜恬展示自己使用小米作為原料之一製作的新品小米布丁。圖/新華社

文/記者王若辰

金叵羅村位於燕山腳下的北京市密雲區溪翁鎮,村子三面環山,產黃金小米,故得名「金叵羅」。

二○二一年底,來金叵羅村創業的「八五後」劉甜恬在村西口開了家甜品店,取名「西口研食社」,店裡特色產品是她就地取材研發的「小米酥」,員工也是她培訓的本村大姐「三嫂子」楊紅艷。

劉甜恬每天清晨四點起床和麵、搓餅,二○二三年全年只休息了四天,從「都市麗人」變成「村口一枝花」。

土洋結合  大山滋味

劉甜恬畢業於北京理工大學對外漢語專業,後來出國學習點心製作。她從小在密雲長大,知道金叵羅的小米特別好,就想把它融入西點,試著用小米和櫻桃等原料製作曲奇。

開店初期,劉甜恬一邊培訓村民大姐,一邊嘗試不同配方,在劉甜恬和「三嫂子」們的努力下,金叵羅「小米酥」誕生了。

近幾年,金叵羅村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,支持年輕人來村創業,精品民宿、農場觀光遊逐漸紅火。劉甜恬一方面培訓農民技能,利用當地特產,研發特色食品;一方面帶貨宣傳,為村裡的休閒旅遊吸引人氣。她的店鋪五十平方公尺,年租金人民幣二萬元。前段時間,她又盤下村裡一處六十平方公尺的房子,用作儲存、甜品製作培訓及體驗空間。「到鄉村『反向創業』,房租壓力並不算大。」劉甜恬說。

除了別緻的木頭燈、仿古木櫃子、五顏六色的鮮花,店裡還有滿牆的證書,以及劉甜恬在不同國家、和不同膚色評委及參賽選手的合影。

「慕斯、布丁、瑪德琳,這些甜品雖起源於外國,但沒人規定只能用外國的食材才能做。」劉甜恬獨創的小米布丁、小米咖啡,用的是金叵羅村有機農場的小米;紅薯板栗巴斯克,紅薯來自密雲,板栗來自懷柔,被顧客封為「土洋結合之經典」;費南雪,更是集齊了密雲有名的「三兄弟」核桃、板栗和紅薯,一口下去,盡是大山的滋味。

美食博主  帶來流量

「進口」不等於「高級」,「本土」不等於「低廉」。劉甜恬沒在食材上動過省錢的念頭,店裡採買的食材,常被顧客問「能不能直接買」。

單是研發某一款產品,後廚就用掉四百五十斤(二百二十五公斤)小米。小米的黏性、延展性較差,顆粒感強、口感不柔軟,這些特性決定了它並非是甜品的天然原料。但小米是金叵羅村的特產,菜單上有小米,這個店才和這個村有更深的連接。劉甜恬經過一番苦功研發的小米酥,能賣到人民幣一百三十八塊錢一斤,還頗受歡迎,成為顧客吃完了還要兜著走的伴手禮。

小店最大的支出,是員工的薪水,占全年營業額的三、四成。店裡除了劉甜恬這個當仁不讓的「壯勞力」,還有咖啡師、網路運營師,以及來自金叵羅村的五、六位大姐。

「過去我在民宿餐廳包包子,做一天一百塊錢(人民幣)。」被大家稱為「三嫂子」的楊紅艷說,「現在成了甜品師,收入也漲了,在村裡其他崗位要想掙到我這個數,一天得工作十六個小時。」「三嫂子」出鏡錄製甜品製作的教學影片,還能再分得一份網課收入。

過去,在金叵羅村買甜品,基本只能買到人民幣十元一斤的槽子糕,而劉甜恬的甜品店,客單價接近人民幣一百元。劉甜恬開店之初的盈利目標,是「前兩年不倒閉」,而二○二三年的成績單顯然超出了預期,營業額達到人民幣五十萬元。尤其是一位美食博主來探店後,給只有三張桌子的小店帶來明顯的客流增長,「好多顧客搬著馬扎到門外吃」,還有外地趕來的甜品愛好者。營收也跟著漲了不少,小店算是接住了這波「流量紅利」。

新華社港台部供稿

05 03 2024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