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【成語.故事】 暮鼓晨鐘

圖/泱汀

文/高宇平

暮鼓晨鐘,也可寫做晨鐘暮鼓。鐘、鼓皆是佛寺中報時或召集眾人之用。文意的表達上不僅指黃昏打鼓、早上敲鐘,而是「互文」:佛寺報時不論在早上或黃昏時,鐘、鼓兩者都會敲響。清晨時會先敲擊鐘、而後是鼓,提醒僧眾起床;晚間則先敲擊鼓,而後是鐘,提醒僧眾睡眠。因為是互文的表達,不論晨暮,鐘鼓都會被敲響。現今用於比喻一日的時光,或使人警醒的力量。

這句成語源於唐朝李咸用的〈山中〉詩的一句:「朝鐘暮鼓不到耳,明月孤雲長挂情。」詩人李咸用在山林中,生活裡沒有城市的喧囂,佛寺裡鐘、鼓聲也傳遞不到耳中,看著晚間的明月與雲朵的飄浮寄情於其中。

李咸用的〈山中〉全詩為:「一簇煙霞榮辱外,秋山留得傍簷楹。朝鐘暮鼓不到耳,明月孤雲長挂情。世上路歧何繚繞,水邊簑笠稱平生。尋思阮籍當時意,豈是途窮泣名利。」詩人李咸用在仕途上屢屢不中,未得功名,寄情於山水,不聞佛寺鐘鼓音,不因外物所打擾,於人生有所感悟。詩人以「一簇煙霞榮辱外」道出自己的心境;以「朝鐘暮鼓不到耳」,表達不被外物所影響的體悟;寫世間的繁雜,不如簡單的在水邊過著閒適的生活,寫下自己的思考;詩末亦引阮籍來說明自己於名利的看淡。

李咸用詩中以「朝鐘暮鼓」,寫下了自己的境遇與淡泊名利的人生觀。有趣的是,在佛寺裡的鐘、鼓除了報時之外,也有提醒、勉勵的意思。杜甫〈游龍門奉先寺〉:「已從招提遊,更宿招提境。陰壑生虛籟,月林散清影。天闕象緯逼,雲臥衣裳冷。欲覺聞晨鐘,令人發深省。」杜甫在寺廟住宿時,聽聞山谷傳來陣陣風的音律,看見林中枝葉散落著點點月光,高聳的山門彷彿正向著天上星辰緩緩靠近,就好似躺在雲端,夜晚的寒氣透過衣物傳來。當有意識時卻已是聽見了早晨的鐘響,使人有深深的醒思。這首詩寫於杜甫二十五歲時遊歷洛陽的寺廟,由詩中的描寫可以得知杜甫所處的景緻與環境,當聽聞鐘響的那一刻,相信他的心中一定有著許多感悟。

在佛寺中透過鐘、鼓來報時,學校裡也有鐘聲來提醒上、下課時間。早晨,被鬧鐘叫醒,一日生活就此開始,看見路上行人或行色匆匆、或急或緩的抵達各自目標,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程;夕陽西落,昏黃染滿了大地,鐘聲也隨之響起,告訴眾人今天的工作、目標都能告一個段落。現代人的生活裡,或許已不像從前是暮鼓晨鐘般的生活,但我們也能感知到一天的時光在不斷的流逝。

因此,暮鼓晨鐘不僅只代表一日的時光,也能是父母、師長從言語上給我們的警醒與教誨,當然也可以是你自己從時光,從感知上所得到的醒悟。

08 11 2023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