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洪德仁串聯診所醫院 打造居家安寧照護網

【本報台北訊】大醫院、小診所通力合作織出完善的居家安寧照護網,接住有需要的個案及家屬,這是作為「厝邊好鄰居」開業診所醫師洪德仁,一直以來堅信不移的理念。

安寧照護不只是醫療,更重視醫病信賴,洪德仁回憶,有個好朋友成為收案居家安寧名單一員,故事要從不明原因上腹部悶痛說起,「他在我的診所看了兩次,一切太奇怪,立刻讓他到台大醫院檢查」,沒想到竟是「癌王」胰臟癌末期,當場被宣判生命最多只剩六個月。

後來負責洪德仁朋友癌症治療的主治醫師自願成為後援醫院醫師,洪德仁不斷提醒好友,控制疼痛最重要,生命有限,別怕使用嗎啡止痛貼片,「我常說真的成癮,已經做神仙」,朋友在第九個月還環島,從癌症病房轉入安寧病房,完成回家安寧願望,最後到安寧病房善終。

對於洪德仁來說,每一次生離死別都是重要課程,除了關懷安寧個案的家屬,洪德仁額外重視個案往生後的病例討論,一定會致電後援醫院主治醫師,交換經驗。

提供到宅醫療  陪伴末期患者

曾有醫院居家安寧團隊告訴洪德仁,診所居家提供的照顧超過醫院,醫學中心主治醫師不會二十四小時待命。洪德仁笑著說,當基層醫師都知道自己能量有限,要相互合作,他與同是乙類安寧服務診所醫師團隊共學,「我常常做小跟班,學習經驗,兩個人一起也不怕犯大錯。」

洪德仁多年來投入北投公共事務,關心社區大小事,更從組織義工為獨居老人送餐,到提供到宅醫療、從事社區安寧,他直言,都是社區第一線陪伴,提供服務都相同,安寧和醫院不應以服務地點甲類、乙類區分你我。

過去醫院居家安寧醫療團隊一肩扛起所有社區個案,上山下海、日晒雨淋,大約十年前有洪德仁這樣的厝邊基層醫療加入,攜手後援醫院,共創回家安寧的港灣。

從事居家安寧十七年,淡水馬偕醫院居家安寧護理師李依芸對於體制的改變很有感,過去接案範圍非常大,從最近的淡水,擴及三芝、雙溪等地,甚至遠到汐止,家訪時經常拖著一箱沉重儀器在老舊公寓爬樓梯。

地方醫療加入  居家安寧日增

自從有了社區安寧,基層診所、衛生所醫療團隊加入分工,在地照顧在家中走完最後時日的末期患者。李依芸說,現在團隊照顧病家時間變多、變長。

衛福部是在二一四年開始實施乙類社區安寧療護,降低訓練時數,由基層醫療提供居家安寧療護,至於原治療醫院的安寧專責團隊定期家訪,稱為甲類安寧居家療護。

因厝邊醫師加入,安寧寶貴資源得以最大化,安寧照護協會理事長李英芬提到,居家安寧是著眼在華人「落葉歸根」的文化,不僅是完成病人盼望在熟悉地方離開的心願,更能拉近家人的距離。

過去十多年時間,洪德仁的角色不只提供安寧服務,更致力鼓勵更多診所醫師踏出來,參與社區安寧行列,舉辦乙類培訓課程,並安排學員到台大醫院、台北榮民總醫院見習。

李英芬分享馬偕醫院的情況,不少醫師轉換跑道,成為開業診所醫師後,也沒有離開,繼續投入乙類,陪伴安寧患者,更多人進行居家安寧,就會更多人知道居家安寧,讓接受度增加,行成良性循環。

30 06 2023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