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當大量以手機觀影 蔡明亮:逐漸失去美學的訓練

文/記者王淑芬

很多人在飛機上或於手機、捷運上就能欣賞到一部電影;導演蔡明亮表示,「當大家大量的以這種方式看影像,其實已逐漸在失去美學的訓練!」

對電影美學有自己堅持的導演蔡明亮,出生於馬來西亞,他於1992年以首部劇情長片《青少年哪吒》嶄露頭角,1994年以《愛情萬歲》榮獲威尼斯金獅獎,生涯11部劇情長片都入選世界三大影展,並連續5次獲得費比西獎,他獨具的作品被譽為亞洲最具作者性格的導演之一。

蔡明亮日前受邀於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演講,分享「行者十步:蔡明亮」大學之道講座,闡述其跨越12年、行走8座城市的《行者》創作的初心與堅持,及對當代影像文化的深刻反思,與中山師生展開一場藝術如何被理解的深度對話。

蔡明亮侃侃而談,分享其創作歷程與現實挑戰。他說「拍電影不難,難的是賣票、發行、養觀眾」。

蔡明亮說「我的電影不賣座,但是我的作品有力量、有影響力。」道出他始終如一的創作信念與堅持。這樣的理念,讓他走進美術館,且一次簽約10個星期,可以繼續做宣傳、賣票,培養觀眾,他甚至將美術館營運時間延後至深夜,還辦理午夜講堂、夜宿活動,讓觀眾用更自由、親密的方式與藝術和影像共處。

談到現代人觀影的習慣,不少民眾習慣在飛機上、在家裡、在手機、在捷運上都能看一部電影,蔡明亮憂心說「當人們大量用這種方式看影像,其實已逐漸失去一些東西,也失去美學的訓練。」

他有感而發表示,現今影像多成為資訊消費而非藝術體驗,「有人在做創作,有人在做商品;我們大部分在看商品,而不是看創作。」他鼓勵同學,除了要生產賣座的電影,也勿遺忘有值得堅持與追尋的創作形式和價值。

執著於電影美學的導演蔡明亮,自認電影有力量也有影響力;談到很多人透過手機等小螢幕觀影的現象,他語帶憂心的表示,「已逐漸的在失去美學的訓練。」圖/中山大學提供

06 05 2025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