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【玉子手札】山桐子 山鳥冬季盛宴

文與圖/玉子

每年12月至隔年2月是山桐子的果期。滿樹纍纍、豔麗的紅色果實非常吸睛,行駛在山路上,偶爾就能遇見紅通通的山桐子,此時不妨暫停一下,觀察樹上有沒有動靜!

紅色限定 鳥的餐廳

結實的山桐子不僅美麗,更是盛大的鳥餐廳,許多山鳥抗拒不了山桐子的誘惑,紛紛聚在這裡跳上跳下、混群共食,諸如黃腹琉璃、冠羽畫眉、白耳畫眉、繡眼畫眉,以及冬候鳥赤腹鶇、白眉鶇、白腹鶇等,光是站在樹下就能看到各種鳥類光臨!

鄒族獵人懂得這樣的習性,連如今賞鳥人也熟悉這場盛宴,先找果樹再找鳥,山桐子像彩虹傳說,循線到盡頭就有寶藏。在賞鳥現場,也許有人會好奇:「山桐子不怕果實被鳥吃光嗎?」就讓我們接著談種子傳播的各種趣聞吧!

種子傳播 有趣好玩

植物結出果實與種子,是為了繁衍後代,但若只是讓種子掉在地上發芽,此處只會愈來愈擁擠,於是植物出了許多花招,設法將種子擴散至遠方!

舉例來說:鬼針草種子沾附在你的褲管上,就能搭便車離開,蒲公英種子自備飛行傘,乘著風飛到他鄉,血根草種子帶有油質,吸引螞蟻幫自己搬家。

不過,最有親切感的傳播方法還是藉由「吃」!就像山桐子,許多植物發展出可口的果肉,藉著被動物吃下肚、經過消化道,隨著糞便排出,就能傳播到遠方。

在一些案例中,經過動物腸胃的種子甚至更容易發芽喔!因此對結實植物來說,動物是傳播種子的媒介。

對食果動物而言,果實是很重要的營養來源,回到這個問題:「山桐子不怕果實被鳥吃光嗎?」當然不會!不如說山桐子很仰賴鳥的幫助呢!

自然生態 環環相扣

在台灣,我們熟悉的種子傳播者,包含鳥類、白鼻心、台灣狐蝠等,談及種子傳播,我們一般會想起食果、食植、或是雜食性的動物,然而在種子傳播的世界裡,食肉動物也可能會插一腳,比如吃了種子的哀鴿又被美洲獅吃下肚。

那麼食肉的美洲獅就可能在無意間成為次級傳播者。另外,種子傳播者也不僅限於陸地生物喔!在河水氾濫的亞馬遜流域,種子傳播主要依賴魚類,結實季的亞馬遜很常有果實落水的「噗通」聲,吸引眾多以果實為食的魚類遷徒前來覓食,山桐子的結實季是一場鳥類盛宴,我們更能從中發現大自然環環相扣的關係。

06 02 2025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