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【院線片】一上映即成經典的蘇丹電影《再見了!茱莉亞》

圖/海鵬影業提供

圖/海鵬影業提供

圖/海鵬影業提供

導演穆罕默德科多法尼。圖/海鵬影業提供

圖/海鵬影業提供

圖/海鵬影業提供

文/楊豫馨

遙遠非洲地區的電影作品較少引入國內,近日上檔的《再見了!茱莉亞》為蘇丹新銳導演穆罕默德科多法尼(Mohamed Kordofani)的驚世之作,這部由他所編導的首部劇情長片不但勇奪坎城影展「自由獎」,更橫跨四大洲連得了五十座大獎,被譽為「第一部電影即成為經典」。

家庭風暴襲捲而至

《再見了!茱莉亞》時空背景設在二○○五年到二○一一年間的蘇丹首都喀土穆,正是南蘇丹爭取獨立,社會動盪不安時期。北方傑出歌手莫娜(艾曼尤瑟芙飾)因富有丈夫的反對而退出歌壇,居住豪宅料理家務,卻意外涉及一名南方男子的謀殺案。

懷著歉疚的莫娜尋訪到死者遺孀茱莉亞(希蘭莉亞克飾),讓不知真相的她帶著稚子丹尼爾住進家裡幫傭,積極照顧這對母子。兩個女人雖然階級、種族相異,逐日相處成為了好友,莫娜幾次想向茱莉亞吐露實情,又怕友誼生變而膽怯退縮。丹尼爾被莫娜安排到貴族私校就讀,某天他竟然在鄰居家見到父親的摩托車,事情追索下去造成無可抵擋的風暴,人性的考驗、友情的變質、婚姻的崩解,一樣樣向莫娜襲捲而來……

位於非洲東北部的蘇丹共和國,在二○一一年南蘇丹獨立前,曾是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家,南北分裂後內戰不斷,大部分人民在饑荒與貧窮中掙扎求生。電影中的莫娜為北方人,來自富裕的穆斯林家庭;茱莉亞是南方遷來的基督徒,在奴隸貿易仍存的蘇丹,她是二等公民。導演科多法尼本身屬北方人,有感於國家混亂的命運,他運用蘇丹近代史創造出兩位截然不同卻奇妙相遇的女性故事,舉重若輕融入人性和政治議題。本片乍見似為描述女性友誼的家庭劇情,實則意涵深刻,表現豐富又多元。

恣意限制女性自由

觀賞全片後,有幾個關鍵詞會躍然留存腦海當中,比如「謊言」:莫娜習於用謊言包裝、保護自己,才會在人生及婚姻付出慘痛代價,而自以為的贖罪行為,在他人看來仍不脫階級意識,當她學會坦誠,自我才終得解放。茱莉亞也說了大謊,兩位女主角的雙向謊話成為友情考驗的洶湧暗流,但我能諒解茱莉亞,那是她與丹尼爾唯一的求生索。

從莫娜的婚姻生活會聯想到「控制」:丈夫逼她放棄歌唱、交代外出行蹤、檢視她的手機,要求傳宗接代……鐵格柵密圍著門窗的豪宅讓她仿如金絲籠囚養的小鳥。觀影者看到這些片段,蠻容易想起某些國家或地區女性低落的生存地位,父權主義用保護的名義而恣意限制了女性自由。

《再見了!茱莉亞》也在許多層面談及「分離」。兩個朋友的分開、夫妻有的生離有的死別、母親和孩子走上殊途等等,這些分離往往是由社會不公正或差異所造成,猜想導演是否想用這些分離劇情暗喻國土分裂——南、北蘇丹互道再見,卻是再也不見。

科多法尼曾十次修改劇本,《再見了!茱莉亞》節奏舒緩緊致安排得當,間有驚悚元素,對白句句珠璣,可從微觀家庭劇引申到宏觀國家大局,為蘇丹影壇樹立起極高的標準。他原本有些擔心片子議題敏感,上映之後首先在中東地區引發了熱烈迴響,更成為埃及票房史上最成功的阿拉伯電影。

擔綱兩位女主角的都非科班出身,飾演莫娜的是蘇丹當紅女歌手,茱莉亞則由南蘇丹超級名模扮演,導演科多法尼對她倆的表現非常滿意,他覺得從非演員身上,總能發掘到一些真實面。蘇丹首都喀土穆在細緻鏡頭語言下有時溫潤樸實,有時混亂雜沓,也帶來一種我們較少體驗到的城市異國情調。

23 12 2024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