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故宮古地圖 揭神祕台北湖

〈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〉 1722年左右繪製的〈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〉,圖中的台北盆地完全沉浸在水中,符合清人郁永河《裨海紀遊》中對台北盆地「水急廣,漶為大湖,渺無涯矣」的形容。圖/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

〈康熙台灣輿圖〉 〈康熙台灣輿圖〉有兩派學者各自解讀,一方解釋台北沒有湖,一方則以清康熙36年(1697)年,福州知府幕僚郁永河所寫的《裨海紀遊》,當中「大浪泵等處,地廣土沃,可容萬夫之耕」的文字描述判斷有湖,然而這座曾現身於《裨海紀遊》的大湖是否存在,學界爭議多年。圖/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

考古證物 多年前開發信義計畫區,曾挖掘到古台北湖存在的證據。圖/取自《台北盆地傳奇(上) 消失的台北湖》影片

康熙台北湖模擬圖。圖/取自數位地形模型DTM

【本報綜合報導】如今人口稠密的台北盆地,300年前竟是一個超級大湖?故宮北院9月推出古籍善本選粹新展「四通八達──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」,其中一幅推測在1722年左右繪製的〈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〉,圖中的台北盆地完全沉浸在水中,也符合清人郁永河《裨海紀遊》中對台北盆地「水急廣,漶為大湖,渺無涯矣」的形容。

在資訊科技發達年代,人們出門已習於仰賴手機查地圖、用導航系統開車,但古代的人們如何辨識方位、抵達目的地呢?道里是道路與里程數的合稱詞,「四通八達──古代道里交通圖籍展」展出繪製道路,並記有里程數的古地圖,以及兼含道里圖的古代書籍。

〈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〉是為本次展覽最大亮點,該展件與台灣博物館的鎮館之寶〈康熙台灣輿圖〉,皆可見在圖的下方,繪一條起至沙馬磯頭(今日貓鼻頭),然後一路向北,最後到達大八里社渡頭附近的點狀虛線,此即17世紀以來,縱貫台灣南北的主要幹交通幹線──南北大路。

〈台灣圖附澎湖群島圖〉還有一個亮點,描繪出只存在100多年的「康熙台北湖」,1694年(清康熙33年)4月24日發生大地震,造成台北盆地多處出現地層下陷和土壤液化,加上颱風時海水倒灌,台北盆地一夕間變成一個深約3~5公尺的大湖泊,被稱為「康熙台北湖」。學者推測,此湖100多年後便因淤積而逐漸消退,成為今日的台北盆地與淡水河。

大湖是否存在  迄今仍是謎

然而「康熙台北湖」只在少數古地圖中出現,迄今仍是一個謎。且古地圖〈康熙台灣輿圖〉,有兩派學者各自解讀,一方看圖解釋台北沒有湖,一方則以清康熙36年(1697)年,福州知府幕僚郁永河所寫的《裨海紀遊》,當中「大浪泵等處,地廣土沃,可容萬夫之耕」、「海舶由淡水港入,前望兩山夾峙處,曰甘答門,水道甚隘,入門,水急廣,漶為大湖,渺無涯矣」,描述從淡水河進入關渡後的台北盆地「漶為大湖,渺無涯矣」,以這些文字線索判斷有湖,然而這座大湖是否真實存在,學界爭議多年。

開發信義區  曾挖出古代貝類

而除了「康熙台北湖」,尚有距今約1萬年前的古台北湖,中心位置位於三重、蘆洲及松山,泥質沉積物主要分布在板橋、三重、松山及南港。多年前在開發信義計畫區時,便曾挖掘到古台北湖存在的證據,例如:古代貝類。

此外,策展人盧雪燕表示,本展特別設計「走在台灣的路上」多媒體互動裝置,以〈康熙台灣輿圖〉與〈乾隆台灣地圖〉為素材,結合新竹至故宮交通路線空拍動態影像,兩相輝映,提供觀眾行走古代台灣南北大路的真實感受。

10 09 2024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