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台北市靜修中學 教會學校推福報 靜心修身好好掃

人間社 胡琇媚 台北報導

台北市天主教靜修中學,是台灣最早設立的女子教會學校,如今已轉型為男女兼收,涵蓋國中、高中、高職的「完全中學」;校方透過三好運動及「好好掃」、「好好做」等方案涵養學生品格,並透過讀報教育提升閱讀與寫作能力。

靜修中學創立於日本大正5年(1916年),當時來台宣教的西班牙神父根禮孟德(Fernandz Clemente),有鑑於台灣女子受教育的不平等,於是排除萬難,在當時的台北大稻埕蓬萊町購地建校,提供台、日籍女學生接受教育的管道。

校長蔡英華表示,靜修中學目前是台北市唯一的生命教育種子學校,秉持「靜心修身」校訓,承襲百餘年來重視品格教育的傳統,全力營造愛與友善的校園環境,培養學生自信、自愛與尊重他人,使之成為懂得感恩、惜福的好青年。

由於學校的創辦理念,與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所倡導的「三好運動」不謀而合,學校除了推行三好之外,還包括「好好掃」、「好好做」與「社區服務」等行動方案,透過行動或競賽激發學生行三好的動機,感受自利、利他的意義。

除了關懷校園、服務社區之外,校方也鼓勵學生進行偏鄉小學英語教學活動,或到國外擔任國際義工,在師長的帶領下,自我探索,自主學習,透過服務學習來建立自信心,在生命教育的基礎上,奠定良好的品格。

校方表示,三好理念是一種由內而發的善美,因此學校將校內的聖歌比賽與三好運動結合,讓學生透過音樂合唱比賽,體會「同體共融」的重要性,從內心感受音樂的美好,就像傳唱星雲大師「人間音緣」一樣,以音聲喚起內在的菩提心。

學校行之有年的愛心園遊會,也結合三好理念,以標語和舉牌推廣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的理念,讓校園減塑、垃圾減量都達到良好成效。此外,學校也加入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,透過讀報傳承三好,為品格教育注入活水。

學生閱讀《人間福報》,除了增加與世界連結的觸角之外,也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,透過教師細膩、嚴謹的教案,不僅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、訓練思辨理解能力,更拓展閱讀的多元性,厚植學生終身閱讀的文化底蘊。

教師溫盛豪、謝月鈴以《人間福報》做為國文科的延伸學習,例如以電影《魔球》(Moneyball)的真實故事,搭配課文〈師說〉探討職人精神;以課文〈映照你我的鏡〉讓學生從報紙中找尋探討法律、制度、移工和人權的素材;選定報導讓學生進行解構練習,學會「大三段」(簡介、延伸、展望)及「小四段」(觀察、感受、解釋、應用)的寫作筆法。

教師蔡寶瑤則以「班級共讀『報』新聞」進行讀報教育,讓學生自由選擇印象深刻的新聞撰寫心得,題材包羅萬象,橫跨運動、氣候暖化、政治、電影,以及溫馨的親情等,呈現青少年多元化的觸角。

學生也在晨光時間讀報、閱讀課外讀物來紓解課業壓力,教師在批閱週記與作文時發現,晨光閱讀不僅能提升寫作能力,也讓學生較能靜心上課,成為推動真、善、美、聖的內在基礎,使推動「三好運動」成為跨越宗教的共同語言。

28 08 2023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