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關新聞

打破性別藩籬 日本能劇女力革命

大陸嘻哈歌手一度遭禁令衝擊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柏崎真由子致力推動女性參與能劇表演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能劇是日本古老的傳統戲劇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玻利瓦透過藝術發展觀光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從玻利瓦「天堂」觀景點俯瞰這座山城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能劇戲服華麗繁複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大陸嘻哈音樂須謹守政府紅線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女性能劇演員柏崎真由子演出經典戲碼《道成寺》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簡潔的舞台布景也是能劇的特色。圖/法新社、美聯社

編譯/潘楠慕

結合戲劇、舞蹈、音樂的日本傳統「能劇」,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一種戲劇形式,雖然未對演出者的性別設限,但是仍然少見女性表演。為此,日本著名女性能劇演員柏崎真由子(Mayuko Kashiwazaki)正積極推動女性投入能劇表演,打破性別藩籬。

身穿精緻華麗的多層次裝束、戴著手工製作面具,柏崎真由子在能劇經典戲碼《道成寺》中擔任稱為「仕手」的主角,化身為邪惡的蛇妖,用低沉的顫抖音唱腔演繹台詞。這部能劇的演員、樂師,大多由女性擔綱,在能劇界尚屬罕見。

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(UNESCO)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能劇,起源可追溯到西元8世紀。不同於另一項傳統日本戲劇歌舞伎或相撲,仍堅持僅由男性參與,能劇在19世紀末就已開放女性表演者,不過由於戲曲技藝通常由父親傳承給兒子,因此,仍然少見女性參與。根據日本能劇表演者團體「能樂協會」(Nohgaku Performers' Association)的資料,目前該協會登記在冊的1039名能劇演員中,僅15%為女性。

現年43歲的柏崎說,女性能登上能劇舞台的機會「相當有限」,其中一個理由是能劇的觀眾通常年齡較大,視能劇為一種陽剛的藝術形式。但是她認為,現在是「女性反思她們在能劇的未來」,並且在能劇發揮作用的時候。

柏崎在她的能劇啟蒙導師、現年72歲的金春安明(Yasuaki Komparu)鼓勵下,積極尋找女性參與。她說,《道成寺》是能劇中一齣極為重要的劇碼,「這輩子能演出一次,已是非常幸運」,而她有此榮幸,「因此我想,能與其他女性一起演出會很棒」。

能劇小鼓樂師大山容子(Yoko Oyama)說,「看到台上合唱者(地謠)和樂師中有這麼多女性,很不尋常」,不僅在於是女性,還因為以能劇表演者來說,她們都還很年輕,讓這場演出更為特別。

柏崎並非出身能劇表演世家,她在學生時代首次接觸能劇,就被這種傳統戲劇在極簡舞台布景中,以十分有特色的吟唱形式表演吸引。通常能劇舞台上唯一的布景就是一幅松樹畫。她說:「這種很酷的日本藝術形式令我著迷,只有親自參與才能真正了解它。」

柏崎的第一位導師曾經以自己身為女性,在這種古老表演藝術中所遇到的困難,勸阻她成為能劇演員。儘管100多年前女性就能在能劇中演出,但是一直到1948年,才獲正式承認為專業演員。

柏崎說,能劇有出色的演員,無論是男或女,但是觀眾往往尋求特定類型、而且對能劇該有什麼模樣已有既定想法,因此缺乏新突破的機會,導致了「惡性循環」,演員無法累積經驗提升自己的專業。不過,柏崎的努力顯然獲得觀眾的肯定,一名40歲觀眾欣賞她的東京國立能樂堂的演出後,大為讚賞,表示「這可能是日本能劇的未來」。

四川話+英文 大陸嘻哈闢蹊徑

2018年中國大陸政府下令,禁止紋身或代表嘻哈等次文化藝人演出,讓又稱為「饒舌音樂」的嘻哈在大陸剛起步,就受到重創。不過,這種表達形式自由的音樂,很快在大陸找到自己的定位,蛻變出四川方言混搭普通話、英文的特有風格,現在看來準備迎接黃金年代。

當年這道命令被視為「禁嘻令」,但是到了同年底,一切似乎又恢復正常,因為「嘻哈實在太受歡迎了」,設於香港的「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」(CEFC)中國流行文化研究員馬泰然(Nathanel Amar)說,「他們沒辦法完全封殺這個音樂類型」。從那之後,大陸嘻哈在音樂創作性與政府審查之間找出平衡,開始爆炸性的成長。

雖然嘻哈音樂在北京等其他城市地下音樂圈已經發展數十年,但是發展重心是在向來以嗜吃辣和熊貓保育出名的四川成都,如王以太、「更高兄弟」(Higher Brothers)和Vava等當前最著名嘻哈藝人都來自這個西南部都市。

成都嘻哈音樂初期以沉重的「陷阱」(trap)」曲風為主,但是隨著這種音樂形式成為主流,風格也開始輕快起來。四川方言的柔和和多押韻,非常適合嘻哈音樂,25歲四川嘻哈歌手Kidway說,例如英文字中的「gang」,在四川話的押韻音如「fang」、「sang」和「zhuang」。

2018年的禁令迫使嘻哈在大陸被稱為「說唱」,意指傳統說書形式,嘻哈藝人也設法在政府紅線下,找回屬於他們自己的聲音。王以太說:「我們都在努力創作不僅好聽,還能契合大陸的歌曲。我想,嘻哈的精神永遠是原創和講述自己的故事。」

波哥大街頭塗鴉  帶進觀光財

走在哥倫比亞首都波哥大的玻利瓦地區,很難不被隨處可見的街頭塗鴉吸引,這些繽紛的彩繪改善了城市形象,也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,帶來了新的經濟機會,為這個曾經因犯罪惡名昭彰的地區注入活力與希望。

每到周日玻利瓦會出現不同於平日的景象:觀光客搭上纜車,穿越這個依山而建的地區,到名為「天堂」(El Paraiso)的觀景點,這裡是從波哥大南角欣賞全市風光的最佳位置;隨後參觀「色彩街」(Calle del Color),一幅幅壁畫講述地方人文歷史和哥倫比亞豐富的動植物。

這些觀光行程是社區改造計畫「波哥大色彩」(Bogota Colors)的一部分活動,該計畫共同創辦人、24歲的當地居民薩柏加爾(Luisa Sabogal)說:「我們希望透過藝術來消除玻利瓦區的負面形象。」

薩柏加爾與羅哈斯(May Rojas)2016年共同成立這項計畫,邀請數十名本地和國際街頭藝術家,在當地街頭、民宅外牆上創作。2018年空中纜車啟用,將進出城時間從80分鐘大幅減少為15分鐘,也促進觀光便利。

這些行動顯然正發揮作用:官方數據顯示來訪遊客數已有回溫跡象。塗鴉藝術也正在改變當地形象,波哥大市旅遊局主任桑塔馬利亞(Andres Santamaria)指出,色彩街過去因為經常發生謀殺、搶劫案而被稱為「犯罪之路」,但是「今年還沒有發生過一起」。

玻利瓦66萬人口超過半數生活在貧困線以下,但是觀光帶動的餐飲和導覽服務,正改善地方經濟。現在市府正在打造旅遊中心,並培訓40名正式導遊,希望藉由強化基礎設施,使玻利瓦成為波哥大的一大旅遊景點。

08 07 2024

Email:newsmaster@merit-times.com.tw

Tel:+886-2-8787-7828

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五樓

Design by BLC

人間福報官網
學生園地
班級登入